近日,在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锦屏镇董报村委会的连片土地里,一行行翠绿的“大荚豆”在烟垄间生机盎然,村民们忙碌的身影在其间穿梭,田间地头洋溢着欢声笑语。
“随着9月烤烟的采收落幕,我就在烟田里播下了大荚豆的种子。”正在收获大荚豆的马孝海是董报村种植烤烟的行家里手。2024年,他种了35亩烤烟,烤烟采收结束后,在当地烟叶工作站的动员下,他又开始种植烟后荚豆。目前,一片片长势喜人的豆苗宛如株株“摇钱树”,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,必将为马孝海带来可观的收益。想到烤烟与大荚豆的双重丰收,他脸上始终挂着幸福的笑容。
近年来,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,给农民开辟更多增收之路,一直都是景东县烟草专卖局锦屏烟叶工作站的重点工作之一。为此,烟站技术人员们始终不遗余力地去引导村民实践烟豆轮作的新模式。
据了解,大豆的固氮特性不仅优化土壤结构,提高土地肥力,还减少化肥的用量,提升了产出效率,为村民们铺就了一条条丰产增收的道路。
“我们始终在探索多元化的发展路径,建议烟农们充分利用烟地茬口的季节优势和剩余肥力,种植烟后作物,推动烟区产业的转型升级。”景东县烟草专卖局锦屏烟叶工作站站长罗强说。
如今,“烟+豆”的模式深受村民青睐,烟农们的收入随之攀升,干劲愈发旺盛,腰包也更加鼓实。为了推广烟豆轮作,锦屏烟叶站站长罗强不仅慷慨解囊,还免费提供大豆种子、农药、肥料以及用工补贴,这一举措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,激发了他们的参与热情。
在锦屏的烟田里,除大荚豆轮作外,大粒蚕豆也成为锦屏烟叶工作中重点推广的烟豆轮作豆类之一。
2024年,锦屏烟后轮作大荚豆1200亩,亩产700公斤,每公斤售价10元,亩利润约4000元;大粒蚕豆1500亩,亩产1700公斤,每公斤售价8.8元,亩利润约7000元。烟豆轮作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,也让农户们的收入有了显著的提升,勤劳致富的梦想正逐步转化为现实。
下一步,景东县烟草专卖局锦屏烟站将继续运用丰富的烤烟种植经验,探索推进多元产业融合的特色农业,不断巩固“烤烟+”种植新模式,推动发展烟后玉米、蔬菜和蚕豆等作物,助力群众鼓起“钱袋子”,丰富“菜篮子”(文/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烟草专卖局(分公司)孙海芳) |